孩子为什么总是容易受伤呢?

[复制链接]
查看: 1092|回复: 22
发表于 2014-10-1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女儿三岁零三个月,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孩子都容易受到伤害,看到玻璃什么的,你让她别动,孩子却偏要去拿,害得手指被割破,真是让人生气啊。我想请问孩子为什么总是容易受伤呢?

手机扫一扫,访问本页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来探究大人对孩子受伤和搞破坏之后的反应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当孩子在探索一件新鲜事物的时候,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受到伤害,大多数孩子弄伤了、弄疼了会哭,这时候,大人就会受不了了。因为孩子受伤比自己受伤更难受,不仅心疼孩子,还会产生很深的自责感。为了发泄这种痛苦,我们会大声地斥责孩子,或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以后千万不要动这些东西,会把孩子看得更加仔细,保护得更周到。
    我们这样的反应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孩子无意中受伤或者搞破坏之后,如果我们大声斥责孩子,孩子会把受伤的身体痛苦与受到斥责的精神痛苦累积起来。他们会告诉自己:我不能乱动东西,会很痛苦。在潜意识的支配下,他们会限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变得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有一种可能,逆反心理比较重的孩子,他们会故意做类似的事来反抗我们的权威,也就是说,孩子会故意受伤,甚至多次受伤,以此来多次体验“征服”父母之后的成就感。
    我们过多的、过于激烈的反应会限制孩子的正常探索和肢体行动,甚至会抑制孩子这方面潜能的开发。
  淡化处理由于探索发生的伤害或破坏
    我们在与外界接触的时候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甚至可以这样讲,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何况孩子在探索未知事物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累积的经验,遇到的“危险”可能会更多。当然,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经验直接告诉孩子,但是没有亲身的尝试和体验,孩子很难将这些经验变成自己的“图式”。所以,我们要经常鼓励孩子多动手,多体验。
    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发生伤害事件的时候,看到孩子受伤,家长不能大惊小怪,这样他心里会对相似的东西产生恐惧心理,这对于孩子探索外部世界是非常不利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帮孩子处理伤口,接着把玻璃碴儿处理掉,然后语气平和地先肯定孩子的探索精神,再把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告诉孩子。因为经过了亲身体验,孩子会有很深的体会和记忆,也会在日后的探索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还小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做事不知深浅,大一些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时间没来看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户外推荐

《中小学生情商培养活动实例》扫描版[PDF]

2012-12-09 其他早教资源

《彩绘英文童书》迅雷百度网盘下载

2012-09-27 童话故事绘本

《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扫描版[PDF]下

2012-12-09 其他早教资源

【推理故事卷】扫描版[PDF]儿童故事百度云

2015-06-10 童话故事绘本

《定本育儿百科》松田道雄(共591页)华为网

2012-11-12 父母必读书籍

《双语不用教之识字不用教》高清下载 迅雷

2012-10-20 双语不用教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扫描版[PDF]下载

2012-11-28 父母必读书籍

《父母要读懂孩子的心》下载 扫描版[PDF]

2012-10-13 父母必读书籍
Copyright © 2025  爱学帮  深圳美妈信息有限公司   ( 粤ICP备13042149号 )